“我没有什么预感,也并不太悲观。我觉得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,不过是一念之差。说到底成功与失败之间,不也是一步之遥吗?”露易丝说。
“你能说说你预感的根据吗?”杰夫问肖翰。
“我说不太清楚,但是我敢同你们两位打赌。我身上带的钱不多,我挣的钱也比你们两位少很多,但是我愿用这张钞票来赌一赌我的信心。”肖翰说着把一张一百加元的钞票放在桌上,杰夫和希恩两人各出五十加元。露易丝保持中立,认为事情还没有最后定局,市长还在进退之间徘徊。
市长还在停车场的空地上踱步思考,刚才他的确已经想好乘晚上飞机回中国。那种想法很强烈,他不知道有人在为他的决定而打赌,如果他作了这一后退的决定,那么杰夫和希恩的判断则是完全正确的。如果那么简单,他不早就回多伦多了,他还有那么多疑虑和担心干吗?
旅馆窗口后面的人们还在望着市长,市长没有意识到,他只意识到他要考虑的问题。他刚才一直在考虑事情不利的因素,因而后退是最佳的策略,而现在他开始考虑事情有利的一面。他这次亲自来加拿大和美国考察,真正的发现是北美这个世界上最大资本市场的奥秘和吸引力,而且时机很好。如果在1991年来,那时经济衰退刚刚开始,股票市场上一片低迷。投资者不会来认购新发行的股票,而且还是1989年后经过包装的一家中国企业。而现在北美的经济开始走出衰退,股市开始走出谷底,照他洽谈的几家证券商的分析,明年上半年股市将会进入上升阶段,那也将是发行新股票的最好时机,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的证券商都在争揽拟上市公司的业务。而且1992年中国形势的发展也是再好不过。春节之后市场经济的大潮从南向北席卷而来,势不可挡。接着是引进热、股票热、基建热、房地产热,这股热潮不会永远持续下去,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开始,这是个机遇。你能抓住它,你就能走在市场的前面,否则热潮终会冷却。除非等下一个热潮和机遇再次到来。他对中国一哄而上的现象实在是太熟悉了。他想,很快多伦多和纽约就会涌入许多的中国企业来寻求间接上市集资,他如果后退就等于把这个机遇白白拱手让了出来。那不仅前功尽弃,而且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。他又想到这次来纽约并非没有收获,通过退后一小步,他基本上抓住了主动,他更清楚地看出谁更想做这笔业务,谁更想合作,谁最有诚意。他对查尔顿证券公司的肖翰和哈德逊·贝克尔律师行的露易丝都留下很深的印象,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公司具有竞争力,还因为他们都是年轻的新人,他们的动机很明确,他们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,想挣钱。但是也还有具体的情况,肖翰的确想回中国去做这笔业务,也是想去见他分别已久的妻子和女儿;而露易丝在中国先后呆过十年,是个了不起的“中国通”。他们的作用简直就像是前进路上不可缺少的桥梁!如果他后退,他们的桥梁作用就不存在了,至少在这笔业务上两人都会遭遇重大挫折。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新的中国业务,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,他们被雇用不是主要去打开中国市场吗?
(七十四)